她为何是外媒眼里最伟大的演员之一 -

电影《风流一代》在戛纳首映之后,收获了不少赞誉,在影迷眼中代表了专业评价的《综艺》场刊上,该片以2.6分(满分4分)位居前五。


海外各家媒体更是赞不绝口,《银幕》甚至称之,“这是贾樟柯对自世界之交以来中国电影的‘奥德赛’式探索,也是其职业生涯长期关注点的集中呈现,在质朴的氛围中呈现出的一种史诗感。”英国电影杂志《Little White Lies》在夸赞影片同时,更毫不吝啬表达了对赵涛的认可,“这证实了赵涛是当代最伟大的银幕演员之一。”



这是贾樟柯和赵涛继《江湖儿女》之后,时隔6年带作品回到戛纳。


如今对于很多影迷而言,尤其是中国观众,都会好奇贾樟柯是否能将最高荣誉“金棕榈”收入囊中,又或者是其电影里“唯一的女主角”赵涛,能否如愿捧回期待许久的最佳女演员的奖杯。



只是在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合作伙伴巴黎欧莱雅的采访间里,赵涛与1905电影网独家对话聊起表演的时候,似乎对奖项已经淡然,更专注自己表演与作品的关系。


这种淡然都在贾樟柯眼中,“赵老师已经过了那个(想拿奖的)阶段,她平常也不太出来参加活动,她需要更多时间留给生活。”


01.


《江湖儿女》拍摄前,贾樟柯拿着剧本问赵涛,故事里有犯罪元素,有兴趣演吗?而在赵涛看来,那就是一个女人的故事。


这一次,新作《风流一代》的故事完全关于一位女性,甚至在海报上写着,“21世纪前21年,一位中国女性沉默着经历了喧嚣的生活”。



这个故事,只能由赵涛出演。


贾樟柯利用自己在2001-2022年期间拍摄的影像素材,重新梳理了自己从《任逍遥》开始的创作脉络,剪辑了一个故事。他把粗剪的内容,以及后续故事的剧本给赵涛看,“前面2/3都是她演的,后面就也不可能换人了。”



对于赵涛而言,这个过程非常复杂。


在贾樟柯电影里,赵涛饰演的角色多是“巧巧”,但“巧巧”们在同一宇宙相遇,“我有点担心。”时隔多年,赵涛已然忘记了当时拍摄过程的心态,“因为我的表演是在拍摄过程中,不断学习和感悟。”


直到赵涛在剪辑房里看完粗剪,她才慢慢放下担心,“我特别庆幸,过去表演的时候,我永远把人物让在第一位,我非常明确,演员真挚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表演品质。”



这种情感标准或许是贾樟柯在人群中,选中赵涛作为自己女主角的关键。贾樟柯曾经对演员的要求很简单,但也不简单,“站在人群中不能让人看出是一名演员,但又必须是在表演。”


赵涛做到了,或是这个要求,以及对角色的足够入戏,贾樟柯在前期剪辑过程中发现,她过去在电影里很多表演都没有太多台词,“我们慢慢觉得,她应该是一个沉默的女性。但这个人物不说话,不代表她内心没有想倾诉的表达。就像现实中很多女性,虽然说话,但是没有倾诉的渠道。我们就想使‘沉默的人’这个概念具象化。”



看完剧本之后,赵涛觉得这次贾樟柯想把《风流一代》的巧巧塑造成有着生命落差的状态,“我觉得她是一个被困的女性。”正是从这个阶段开始,赵涛慢慢进入到状态,才摸到这个影片里面巧巧的表演脉搏。


电影里,巧巧以失语者形象出现,直到结尾,才终于发出了一声“哈!”



当时在拍摄时,人物在雪中跑步,原本是角色带着喘气声就结束了,但拍某一条时,赵涛突然发出了这样的声音。她觉得特别难为情,破坏了导演的氛围。


可谁想,贾樟柯觉得这一声反而非常有力量,甚至以这声作为影片结尾。


戛纳首映之后,伴随着全场的掌声,赵涛哭了,或许对她而言,这是一场有感而发的奔赴,一种与角色双向奔赴的共鸣。


正如她自己的评价,“《风流一代》中的表演,对我来说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吧。”



02.


法国作家波伏娃说,没有天生的女性,女性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的一种自我认定。贾樟柯觉得这句话恰好是对《风流一代》中“巧巧”的注脚。


只是回头再看赵涛和巧巧的互相成就,这句话不仅适配巧巧的成长,也适配于赵涛的演员之路。



如果把镜头对准2000年的赵涛,彼时的她仍是一名舞蹈老师,刚得到机会走进电影《站台》剧组拍戏,“当我工作了一段时间后,发现以贾导为主的这样的一批年轻人,他们为自己共同的目标,每天都全力以赴。”


在拍摄过程中,大家遇到了三月天突发的大风大沙,小小的剧组当时都无法支撑,但依旧想办法克服各种困难。这种工作的状态,打动了当时刚成为演员的赵涛,“原来一个好的工作状态是这样的。”



《站台》拍摄之后,影片入围了第5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,对于赵涛而言,是一种不小的鼓励。只是对于刚入行的赵涛而言,彼时仍有很多好奇去研究。


没过多久,贾樟柯拿着《任逍遥》剧本邀请赵涛,恰恰是这部作品开始,让她开始明白,”我值得去这样的行业里重新探索一下。”赵涛从未预想后续会有什么结果,“但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。”



自此,赵涛和贾樟柯开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。


贾樟柯一直在用镜头记录着中国的变迁,当时他注意到了三峡老城的拆迁事件,特别希望能记录下这个过程,于是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,组建了拍摄团队开始拍摄。


这对于赵涛而言,《三峡好人》的拍摄是一件从未有过的经历,“我不知道自己在演什么,每天都是突然告诉我,‘赵涛怎么怎么样’。”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拍摄,“对我来说,真的特别神奇。”所有辛苦总会有反馈,影片最终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,摘得了最佳影片“金狮奖”。



赵涛从开始与贾樟柯合作开始,她始终都会有个心态,“演员是个体,电影是集体性创作,我们演员不能高于电影本身。”


诚然,不少演员为了得到观众们的青睐,惯性在表演时融入自己的小心思。只是在赵涛看来,“这种小心思,其实对塑造的角色是不准确、不纯粹的。”如今回头再看过去的作品,赵涛非常自信,自己一直践行着当初给自己定下的标准。


“我觉得我的表演方法,包括我的工作方法,对于提高这个电影品质,还是有帮助的。”看吧,赵涛始终有着她的底气。


相关影视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