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疑剧《新生》话题不断:拷问人性 反思人生! -


悬疑剧《新生》近日热播,带热了许多话题,人们讨论最多的莫过于“欲念丛生下的道德坚守”。作品以独特的人物形象和新颖的故事讲述,向社会发出了人性之问、生命之问。


该剧讲述主人公费可曾用不同身份在几个人之间游走,分别以家人、爱人、友人之名获取信任,骗得钱财,之后带着所有人的秘密消失,又被众人合力揭露真面目的故事。作品中没有离奇凶案,而是重在展现日常生活中欲念之下的因果关系,通过诸多倒叙、插叙、闪回的情节,用几条故事线勾勒出费可精心布下的庞大骗局。创作者试图在传统现实题材写实性的基础上,用更具有现代性的类型化表现方式,丰富悬疑剧的层次,为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探索出一种新的故事讲述方式。这部作品热播,说明观众对新颖、富有探索意味的作品有着较为热切的期待。


剧中对现代派文艺手法的运用和表达,抓住了观众的追剧心理。故事采用“暴风雪山庄”模式,以主人公费可之死开场,由追思会上五名“骗局受害者”的诉说,拼图式铺开费可的一生。“骗局受害者”每个人都挑选对自己有利的内容描述过往,让真相陷入迷雾中。而观众则变成了这个“山庄”中的“当事人”与“旁观者”,既在倾听,也在分析判断。如此用游戏思维设定人物的任务,把观众变成“剧中人”,不仅给观众带来强烈代入感,还有极强的互动性。第七集之后,剧情在反转中走向荒诞,不同故事线的神秘感、超现实的环境设定、人心孤岛意象的隐喻色彩,每个层面都在努力营造悬疑和不确定性,吸引受众进一步深入剧情,逐步看清人性的复杂与多面。


在故事内容和主题立意上,《新生》也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。从表层上看,该剧是一个反诈故事,教会观众如何保护自身安全、维护自身权益。它让观众无形中接受了防骗教育,一旦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,能存一份警惕之心。从深层上看,该剧编织起一个社会、心理和人性相互勾连的故事链条,来揭示人们在贪欲之下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、相互利用又相互诋毁的人性弱点。在“骗局受害者”单一视角的自白中,每个人都掩饰着自己的欲望和丑恶。随着剧情的反转与推进,他们内心深处在道德与生存、法理与人情间艰难抉择,最终在自我反思中获得新生。这是全剧最有力度的一个反转。


令人惊喜的是,这部剧面向海外市场,探索悬疑剧“出海”之道。在海外播出后,《新生》登顶全球流媒体平台奈飞日榜,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收视和讨论热潮。这样一部中国悬疑剧同时俘获海内外观众,实际上回应了“悬疑剧在深挖人性的同时,如何确保中国视角和立场;在追求精巧戏剧化的同时,如何实现主流价值有效传播”的创作课题。


不过,这部剧也有些许遗憾。如对费可这个人物,到底应该给他一个什么样的结局,大众争论不休。目前的结尾,似乎尚未能完全彰显这部剧的复杂立意。再如,何珊作为该剧中具有价值阐述意义的人物,如能塑造得更立体饱满,将有助于作品对社会现象、大众心理和人性的揭示。瑕不掩瑜,《新生》作为一部具有探索意义的作品,让业界和观众看到现实题材创作还有更广阔的创新与表达空间。其中一个个现实生活的故事,聚焦的是大众的需求,回应的是时代的情绪,反映的是社会的现实,开掘的是内容的深度。


相关影视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