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2024中国诗词大会》圆满收官 我们一直“在路上” -

中华诗词如万古江河,有多少光辉的诗篇,就有多少为了远方的“在路上”。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在爱国的路上,忠诚升华为信仰;“踏遍青山人未老,风景这边独好”,在征战的路上,山川都迸发出激昂;“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”,在前进的路上,旗帜永远高扬。

5月18日,备受关注的《2024中国诗词大会》圆满收官。自开播以来,节目精选“春天、多彩、勇毅、风味、先生、寒暑、山河、灯火、相逢、在路上”十大主题,从古今对话的视角,传承、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与观众一起读诗读人读世界、看山看水看中国。

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,总决赛之夜,选手们怀着对诗词的热爱,以梦为马,向年度总冠军发起冲击。经过数轮精彩对决,来自百行团的选手申昊成功摘得桂冠。

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最美的遇见在路上

“有出发就会有遇见,无论是美食、诗词还是朋友。”伴随着主持人龙洋的精彩开场,《2024中国诗词大会》总决赛之夜正式拉开了帷幕。本场“外景共答”环节,选手们跟随点评嘉宾的脚步,“在路上”相遇风景,探索自然美景里的人文气象。

“女娲炼石补天处,石破天惊逗秋雨”,在1300年左右的时间里,哈尼族人民发挥了惊人的智慧与勇毅,开山炼石、垦殖梯田,修建了举世瞩目的元阳梯田,也创造了我们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一大奇观;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”,唐宋时期的诗人南来北往,十有八九都会经过大运河。诗人们在这条“含诗量”最高的大运河上吟诗作赋、慷慨高歌,大运河也承载了他们的希望和孤独,传递着他们的友谊和幸福。

在云南香格里拉有一个四季景致各有特色的湖泊,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——“纳帕海”,夏秋季节雨量充足,纳帕海中是一片片湿地和草甸。到了冬春季节,随着雨量减少,这里的湖水逐渐退去,浮现出美丽的依拉草原,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,“江山如画,古代曾云海绿”,康震老师用一句词还原了香格里拉“沧海桑田”变迁的一瞬。

“山一程,水一程”,千年诗心在路上

对于诗人们而言,脚下每一寸河山、每一座城市都饱含着他们的浓烈情感,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诗和远方。“十年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”,晚唐才子杜牧年少成名,23岁就以一篇《阿房宫赋》震惊天下,30岁之后,杜牧带着一腔风流浪漫前往扬州担任推官,留下了众多与扬州有关的名篇佳作。蒙曼老师表示:杜牧是扬州最好的代言人,而扬州也成就了杜牧的青春之路。

“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”,“永贞革新”失败后,改革派柳宗元被贬至湖南永州,在这个山清水秀的边远小城,他寻幽探胜,写下了名垂后世的“永州八记”;入仕无门,“奉旨填词”的柳永,一生四处漂泊,当他来到繁华的杭州,顿时被这座城市的富庶和美丽所吸引,恰逢钱塘八月观潮盛景,于是挥毫写下了歌颂杭州的千古名作,“东南形胜,三吴都会,钱塘自古繁华”;“登临送目,正故国晚秋,天气初肃”,王安石在词作中频繁提及的“故国”“故园”,就是他的第二故乡——金陵。他用一阕《桂枝香·金陵怀古》,不仅写出“金陵之景”和“金陵之史”,更写出了诗人的怀古心路。王安石虽未曾生于金陵,却与这座城市有着不解之缘,这里见证了他人生中诸多重要时刻,也给予了他生命中最深情的归宿和温暖。

文化传承,《2024中国诗词大会》一直在路上

在通往诗和远方的路上,不仅有古代的文人墨客,还有《2024中国诗词大会》的选手们。总决赛之夜,选手们各显其能,展开一轮轮激烈的诗词较量。

本场“飞花令”难度升级,选手们连续两轮挑战“数字+酒器”“花+月”诗词飞花。“春日宴,绿酒一杯歌一遍”“桃李春风一杯酒,江湖夜雨十年灯”“春江花朝秋月夜,往往取酒还独倾”“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”……选手们围绕关键词对答如流,赢得现场阵阵掌声。观众在感受诗词魅力的同时,也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力量。

经过“个人晋级赛”“复活赛”“冠军资格争夺赛”三场较量,最终来自少儿团的选手何坤宇和百行团的选手申昊脱颖而出,站上了决赛舞台。在“巅峰对决”环节,申昊、何坤宇两位选手的比分你追我赶,上演了一场“神仙打架”般的精彩对决。经过激烈的角逐,一路走来表现亮眼的申昊最终问鼎《2024中国诗词大会》年度总冠军。“几时杯重把,昨夜月同行”,比赛之后,他用诗词感谢一路同行的诗词与朋友。与冠军失之交臂的小小亚军何坤宇同样让我们惊喜与感动,这个年仅12岁的诗词少年为我们展现出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的自信与从容,“春草明年绿,王孙归不归”,明年我们期待他一战到底!

每一年春回大地,我们相会相知,“匆匆春又归去”,我们相别相思。十场节目一路走来,我们感受着诗情画意,也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。唯有热爱,我们与诗词“相看两不厌”;唯有传承,中国与诗词千秋共徘徊。“万卷长开帙,千峰不闭门”,让我们明年再会!


相关影视
返回顶部